2021年是林长制改革的攻坚之年、聚焦“五绿”任务,狠抓责任落实,统筹协调推进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,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林业生态保障,按照省、市决策部署,细化任务分工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。
一、聚焦责任落实、促进履职尽责
1、根据人员变动情况、及时上报“一林一档”基本信息表,及时更新林长制公示牌,及时调整林长及责任区域“三员”(技术员、警员、护林员)名单。
2、落实林长会议、督查、考核、信息公开等制度。做到镇村林长协同抓落实。
3、深入开展林长制宣传。促进镇村林长了解和掌握林长制工作概况和工作任务,计划发放《市林长制宣传册》100份。
4、建立健全镇村林长为安全巡林第一责任人制度、做到及时发现异常,及时处置问题,实行镇级林长月巡林、村级林长周巡林、护林员日常巡林制度。
5、加强镇村林长责任区建设,落实《市建立林长制“五个一”服务平台的实施意见》,建好“一林一档”,编好“一林一策”,完善“一林一技”,做到“一林一警”,落实“一林一员”
二、聚焦“五绿”任务,推深做实林长制
(一)严守红线抓“护绿”
6、认真开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排查问题整改工作,完成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,落实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,完善本镇2棵已挂牌古树建档立卡以及相关管护工作体系。
7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制度,严格规范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监督管理。
8、全面落实公益林和天然林保护政策,严禁任何形式的毁林开垦或毁林造林,严禁天然林皆伐改造和商业性采伐。
(二)扩面提质抓“增绿”
9、认真实施“四旁四边四创”绿化提升行动、确保全镇完成人工造林1500亩,其他造林900亩,长防林工程130亩,其中:长江岸线“建新绿”470亩。
10、推进城市绿化提升行动,创建吴大村省级森林村庄1个,加快集镇和中心村周边绿地建设。
11、组织实施镇保障性苗圃基地建设,加快推进林木良种培育。
(三)持续深入抓“管绿”
12、认真抓好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,枯(病)死松树清除率达到100%,林业有害生物控制率在4%以内,确保松材线虫病监测率达到100%,就地除害率达到100%。
13、大力开展《市森林防火禁火令》宣传教育、强化防火灭火器具装备和队伍建设,确保全镇森林火灾受害率不超过0.4%,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和问题整改,全力做好应急工作,切实做好火源管理。
14、积极配合森林公安、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、捕杀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,认真组织开展林业执法行动、松材线虫病疫木执法专项行动和2020年森林督查。
(四)聚焦产业抓“用绿”
15、鼓励扶持省、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、新建特色产业基地500亩,重点发展薄壳山核桃、蓝莓、茶叶、特色经果林等林业特色产业。
16、优先聘用贫困人口为林业生态护林员。积极推动贫困村、贫困户林权流转,促进贫苦地区林业增效、贫困人口增收。
(五)深化改革抓“活绿”
17、积极落实中央和省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、将长江岸线1公里以内森林区划界定为市级公益林,按照《市创建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》(芜市办[2019]26号)。
18、认真做好林权管理工作。做好森林保险工作,实现林权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全覆盖,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和林业贴息贷款服务。
三、聚焦制度创新,增强改革活力
19、围绕“五绿”任务。建设镇级林长制改革示范点,打造林长制改革示范区“样板”。
20、积极响应省委、省政府创建“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”号召,全力打造沿江“绿色生态长廊”,持续推进长江岸线“建新绿”。
21、持续推进林下经济示范点建设,大力发展镇级林下经济示范点。
22、严格执行森林资源限额采伐,推进森林采伐分类管理。
23、协助市级总林长开展林长制改革调研工作,为市委、市政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。
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,统筹协调推进,以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为统领,聚焦“五绿”任务,按照省、市决策部署,狠抓责任落实,细化任务分工,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林业生态保障。
一、聚焦责任落实、促进履职尽责
1.落实林长会议、督察、考核、信息公开等制度,成员单位抓协同,做到镇村林长抓落实。同时,及时调整和公布林长及责任区域“三员”名单,根据人事变动情况。
2.深入开展林长制宣传。促进各级林长了解和掌握林长制工作概况和工作任务,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。
3.建立镇村林长为安全巡护第一责任人制度,护林员日常巡林,村级林长周巡林,做到及时发现、及时处置问题,深入做实镇级林长月巡林。
4.以各级林长责任区作为落点、完善做实“一林一技”、“一林一警”和“一林一员”工作,落实《市建立林长制“五个一”服务平台的实施意见》,建好“一林一档”,编好“一林一策”。
二、聚焦“五绿”任务,推深做实林长制
(一)严守红线抓“护绿”
1.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制度,严格规范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监督管理。
2.全面落实公益林和天然林保护政策,严禁任何形式的毁林开垦或毁林造林,严禁天然林间伐改造和商业性采伐。
(二)扩面提质抓“增绿”
1.认真实施“四旁四边四创”绿化提升行动,森林抚育200亩,确保全镇完成人工造林1000亩。
2.推进镇村绿化提升行动、创建森林村庄两个,加快镇村道路绿化带建设。
(三)持续深入抓“管绿”、“用绿”和“活绿”
1.大力开展《市森林防火禁火令》宣传教育、切实做好火源管理,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和问题整改,全力做好应急工作。
2.认真组织开展林业执法行动、捕杀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,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。
3.优先聘用贫困人口为林业生态护林员。贫困人口增收,促进贫困地区林业增效。
4.认真做好林权管理工作,实现林权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全覆盖。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和林业贴息贷款,做好森林保险工作。
三、聚焦制度创新,增强改革活力
围绕“五绿”任务、全力打造镇域范围内景观森林长廊和生态绿地建设,以实际行动响应省委、省政府创建“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”号召。
“十三五”以来,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。“十四五”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,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头。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,紧盯解决突出问题,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、基层所盼、民心所向,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新特点新任务,深刻认识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,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,要继续把握好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联系,提高改革的战略性、前瞻性、针对性,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、高效联动,紧扣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推进高质量发展、构建新发展格局。
本次会议指出: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,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、战略性作用。全面推行林长制,坚持生态优先、保护为主,要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要求,坚持问题导向、因地制宜,明确各级林长的森林草原保护发展责任,建立健全党政领导责任体系,坚持绿色发展、生态惠民。
什么是林长制?
“林长制”是林业发展的一个整体概念。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发展林业的积极性;三要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,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,细化到政府工作中就是:一要大力发展特色高效林业,营造全社会尊重自然、爱林护绿的良好氛围,确保一山一坡、一园一林都有专员专管、责任到人;四要拓展公众参与渠道,层层压实责任,全面提升林业生态、经济、社会三大效益,协调各方力量,创新体制机制,增强林业生态系统的稳定;二要深化各项林业改革,维护生物多样性。
推出目标:
以安徽省安庆市为例。大力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,全力全域推进,安庆市以林长制为抓手,实现了森林的生态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协同发展。如今,绿色森林正带来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。数据显示,与上年相比增长12.7%,2017年全市林业产值363.5亿元。实施林长制以来、安庆市压实各级林长职责到乡镇、村并落实到山头地块,实现林长责任网格化管理。各地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及工作机制,强化机制与举措创新,在增绿、护绿、用绿方面大胆探索,探索并固化林长制成果。
安徽省安庆市林业局党组书记、局长、安庆市林长办主任罗敏介绍说,确保林长制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,建立可分解、可实施、可监测、可考核的指标体系,坚持“问题导向、示范试点、全程管控”原则,安庆市已在全国率先启动林长制实施规划编制工作,聚焦“护绿、增绿、管绿、用绿、活绿”五项任务。
为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。江西省将实行最严格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制度,全面推行林长制,力争到2018年年底建立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林长制管理体系。
实施动态
2019年4月。国家林草局同意支持安徽省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。根据《安徽省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》。推行森林可持续经营,推动区域林业生态整体提升,安徽省提出五大任务17项具体举措,加强自然保护地统一监管、林业资源安全巡护、生物多样性保护;加快增绿,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国土绿化,推进森林资源高质量发展,其中包括强化护绿,切实保障林业生态安全,推进城乡绿化融合发展。
2019年12月13日。从安徽省安庆市林业局获悉,安庆市出台《安庆市实施林长制条例》,将行之有效的政策、制度和有益经验上升到地方性法规的高度,让保护林业资源从“有章可循”到“有法可依”,并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。
截至2019年底,全国有安徽、江苏等21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全面或在部分地区试点实施林长制。
2020年1月19日消息、平谷区是首个试点区,北京研正在究建立具有首都特点的“林长制”。
2020年4月17日消息,江西省林长办印发《2020年林长制工作要点》和《“护绿提质2020行动”实施方案》,明确了2020年林长制工作的重点